指導學生閱讀地形圖和氣溫分布圖設計策略
指導學生閱讀地形圖和氣溫分布圖設計策略
指導學生閱讀地形圖和氣溫分布圖設計策略 10月份,按照個人的教學計劃,學生主要學習世界的地形和世界的氣溫。為訓練學生讀圖用圖的習慣,我在指導學生學習世界的地形時,著重指導學生學會閱讀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地球表面高低不平的地形是怎樣轉化成平面地形圖的,是學生學習地形時理解地形圖的難點。對于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原理,我采用了一段精彩的等高線圖視頻,圖文并茂的向學生介紹了等高線的繪制過程,以及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如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表現出來。學生通過之前學習活動過程中的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已經對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還表述的不太清楚,在展示這個環節,在學生表述的基礎上,教師播放這段視屏,學生對等高線的認識就很透徹了。這也為后面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打下了基礎。在后面認識分層設色地形圖時,學生基本會自己在地形圖上通過顏色辨認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的形態,會自己通過顏色及形狀辨認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學生有了對等高線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認識,在學習世界氣溫的分布時,對于等溫線的認識學生已經爛熟一心,在這個基礎上學生閱讀世界氣溫分布圖也就容易多了,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基本會在世界年均溫分布圖上總結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對于海陸位置對氣溫的影響,學生比較難于從地圖上觀察出來,在布置學生學習活動時,問題的出示則采用填空的形式,如:比較:北半球同緯度的大陸和海洋,1月(冬季)陸地氣溫___,海洋氣溫__; 7月(夏季)陸地氣溫__,海洋氣溫__; ② (溫馨提示:用“高”或“低”填空) ,這樣設計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地圖的難度,學習效果也比較好 。
上一篇:朗讀訓練從字字響亮做起
下一篇:以疑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 |